臺灣的漆藝融合著中國和日本的技藝,加上本土文化元素發展出特有的工藝美學。無論傳統的立體漆器或平面的漆畫,乃至結合竹編、金工的現代創作,均顯示其多元性。

王賢民的父親—王清霜先生是臺灣第一位赴日本學習漆器並將技術帶回臺灣的前輩,不僅是臺灣漆器產業數十年來的重要推手,他以精湛細膩的蒔繪技法,在2010年獲得行政院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為「重要傳統藝術—漆工藝保存者」的最高榮典,也是我國第一位傳統工藝的「人間國寶」。

南投縣的「美研漆藝工坊」,早期以量產漆器銷售國內外為主,臺灣以前結婚時奉茶所用的茶盤,也源自於此。王賢民回憶,60年代是臺灣外銷產業興盛的時代,工藝的蓬勃也帶動經濟起飛,家中的漆器工廠經常人手不足,因此大學畢業後便在家幫忙。當時他認為,「漆器量產的銷售與未來是非常有前瞻性的」,於是便與胞弟王賢志一同投入漆器製作的行列。他開心地說:「這條漆路,一路走來相當的順暢,家中就有最棒的活字典可以馬上諮詢」,指的就是父親王清霜先生,所以疑難雜症常不費吹灰之力便可順利解決。他也說道:「大概只有在創作的時候,常搞得一個頭兩個大,因為作品意涵的表達是屬於心靈的部分,是我認為最困難的部分。」創作需要靠自己的學識與經驗累積,強調以自我實踐方法來展現。目前王賢民以創作與漆藝教學為主,工作坊內隨處可見平面漆畫、立體漆器等作品,讓空間增添不少藝文品味。

王賢民對於漆藝有獨到的見解,加上工廠的實務經驗,熟知量少、製作繁複、費時耗工等困難。他表示:「高級的脫胎技法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,直到隋唐時期因為佛教盛行,為因應神明出巡鑾轎抬動遊移的需求,脫胎神像由於質地輕、好搬運,便隨之盛行。」

製作脫胎漆器需先製作塑型胎體(一般多用黏土製作),然後以一層漆、一層麻布的方式反覆數十次貼附在塑型胎體上,等到漆與麻布形成一定的厚度,便將泥土胎體打掉,留下中空的布漆胎體,再於布漆胎體上髹塗下塗、中塗、上塗後繪製紋飾,所以質地非常的輕巧精緻,「……重點是麻布韌度很好,而漆又是很好的天然接著劑,可以保存非常之久」。從河姆度遺址考古發掘文物證實,我國七千多年前就有了非常成熟的漆藝技術,而漆也能使器物保存數千年而不壞。王賢民接著解釋:「漆,有很強的黏著性,可以附著在任何一種材質的東西上,最常被用於器物的表面裝髹,例如建築彩繪、神像妝佛、繪製器物表面的紋飾等,扮演著化妝師的角色。」他表示,漆器應用範圍非常廣,漆藝技術有許多都是前輩流傳下來的,若有師父引進門,較容易學習。

漆藝具有前瞻性,但大學漆工科畢業的學生卻鮮少真正從事漆業,對此王賢民深覺可惜:「漆是優良的天然物質,質地溫潤,用肌膚觸摸能給人非常好的感受。」同時提出自己的見解:「一般大學藝術系的學生剛開始學習漆藝的理想都很高,常畫出自己喜愛的創作,但是無人能懂,他們忘卻了漆藝是一種傳統工藝,需要給對方感動的情緒才行。」雖說設計與創新是現代年輕人展現自我的方式,但曾任漆工科評審的王賢民說道:「許多年輕人設計的東西,創意真的很好,但面對產業時會產生問題:能量產嗎?你的產品是消費者所要的嗎?在漆器產業,作品所表達的文化意涵,遠比設計新點子來得重要,所以說傳統牡丹、孔雀、竹子、雙鶴等文化圖像意涵之美是不可或缺的。若年輕人只知追求藝術創作,忽略市場性及客戶需求,會比較吃虧。」

由於漆樹適合於東亞地帶生長,可以說是東方特有的工藝品,所以王賢民認為:「這是非常獨特的東方工藝,多年我曾經由工藝研究所(今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)安排到東德示範實作,當時是東德的藝術家指定漆器展覽,因為他們沒有看過漆藝。漆器產業常能帶動某一階層的心悸感動,這是多麼令人驕傲的一件事啊!可見漆藝值得政府以國家特色工藝去發展、推動。」他希望藉由自己的作品與推廣,能讓大家從體驗漆藝中發掘樂趣,並重視漆器與本土文化的重要性。

資料來源:臺灣工藝季刊第40期

網址:http://www.ntcri.gov.tw/zh-tw/House/Content.aspx?Para=210&Control=5&Page=1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美研漆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